在第六届跨国公司领袖圆桌会议的现场,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香港胜记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郭泰诚先生,就物流产业发展的话题进行了采访。
新华网:物流配送是保障大产业市场化的服务工具,对比国外物流产业,您认为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存在怎样的优势以及不足?
郭泰诚:从我们国家13亿人口这个庞大的市场来看,我们政府已经制订了“菜篮子”民生工程,保障了13亿人民温饱的伟大任务,今天13亿人民的物质需求已经带动了庞大的产业化发展,庞大的产业化发展推动了大市场平台的建设,大市场平台建设促进了大资本经济的发展,大资本经济的发展,颠覆了旧物流业发展的改革,催生“现代物流新模式发展”的到来。
我们中国的物流处于刚刚开始的阶段。根据现状可以看出,物流是保障民生的。以前的物流是解决了厂商和供货商双边的供应关系,目前物流是一个立体性的综合性的关系。保障民生的物质需求,需要用大的布局、大的规划,来解决我们物流现状的发展。
我们国家通过改革开放,建设了深圳特区,解决了劳动力的发展,推动了珠三角的发展。在1990年的金融改革,解决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长三角的发展。在2000年,西部大开发,解决了山村城市化。在30年的整个(建设)过程中,中国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成一个经济大国。在30年转变中,我们奠定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
目前,中国主要是解决购买力问题。人民的生活已经进入了小康,现在他们的物质需求已经走向了另外一个阶段,所以物流是一个大开发、大发展、综合性、立体性的开始。
所以对比外国,我们物流配送,远远不及外国的发展。现在我们中国,是临海有口岸作为国际贸易的物流配送,我们内部虽然有了快递运输,(但是)它没有以一个大市场,民生的物质需求来作为全面的规划、全面的发展。这是现在中国为什么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原因在于中国的购买力太强了,市场太弱了。没有大的规划、大的平台,来解决民生物流需求。
可以看到我们的物联网、网购,它发展很快,但是它只是在日用品这方面发展起来了,但是大宗的、精品的,于民用的或者工业的,还有我们的大企业大机构需求的物流,现在还有待于我们不断的开拓把它完善,这是我们目前物流业一个新的有创造性的开始。
新华网:您提到,中国13亿人的需求已经带动了庞大的产业化发展,催生“现代物流新模式发展”的到来。对于“现代物流新模式发展”,您是如何理解的呢?
郭泰诚:为什么(会催生新模式的到来)呢?我们国家建国至今已经64年,我们国家从无到有,奠定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这是有前面六十多年的基础。目前(我国)是进入了大资本市场化的发展,从十八大顺利召开以后,倡导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需要从市场的需求重新规划我们的物流的发展模式,所以应该是进入新规划、新发展、新起点的开始。
怎么样说新模式?广交会,是以会促贸,是(促进)国家的原材料、最好的商品出口到外国,所以我们成立了广交会。以会促贸,这是一个模式。义乌的小商品模式,是慢慢建设起来的商业模式。
所以,现在我们中国其实没有更好的一个商业模式来服务13亿人民,来服务中国庞大的市场。现在我们要建立一个大的物流集散大平台、大市场,这个市场不是一般的小商品,它有综合性的民间所需要的、政府所需要的、工业所需要的相关多层次的商品大平台,这个就是新的模式,新的物流。
所以,对于电子商务,对于网购,已经创新了我们的一个向上的商业模式,(在)向下的商业模式没有形成之前,这个向上的商业模式只能是一个相对比较不强的比较细小的(模式),只能是启发了我们的购物所需求的开始,大购物大开始还在后面,所以这就是我们倡导的物流新模式。
新华网:对于现代物流新模式,您认为发展关键是什么?对此有何建议?
郭泰诚:我们胜记仓(从事)物流配送已经有40年,我们深知物流配送的内涵。物流配送需要政府的参与、政府的规划。对于目前市场的发展,也需要政府给予不同区域、不同城市来作为配合市场的规划,这是关键所在。
另外,物流本身,它本身最主要的核心在哪里?它主要就是解决了物的流向、物的动向、物的信息,可以作为物品的发展所引导,建立现有的物流的成本。它需要建自己的信息库、大数据,来解决本身物流的整个配送与关系。它解决了从原材料到生产到成品到进入贸易到销售到客户手上的一整个产业链。这是我们认识到的。
对此,胜记仓集团创新物流发展新模式,投资了中国(燕郊)物流城。燕郊物流城,它的核心智能建设有“数据库、云计算、互联网、电子商务、金融结算、物流配送”等智能基础;他的产业集聚有,各国产业、各国品牌、国内商品、区域商品、文化商品、科技产品、民族产品等商品产业场馆。它具备有智能化基础、产业化集群、商贸化齐聚,更具备有三位一体的体系化建设,“诚信体系化建设、结算体系化建设、配送体系化建设”,这样凸显了中国(燕郊)物流城的“现代物流新模式”。